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新闻
中心动态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陈焕春院士做客学术沙龙谈农业科技创新与教育改革
2022-09-14

讲座现场(学通社记者 黄瑞杰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张梦迪)99日晚,新学期第一期学术沙龙在我校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应邀做客本期学术沙龙,为在场师生带来以“农业科技创新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为主题的报告。

陈焕春首先总结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以杂交技术为代表的先进育种技术带来巨大的技术革命和社会效益,解决了人民“吃饭的问题”;以肥料和饲料为代表的工业化发展,极大促进了种植和养殖力的发展,降低成本,促进农民的增收;以新型农药为代表的植物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产品品质。然而,我国农业依旧面临着资源环境日趋紧张、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科技创新成果不足等困境。

陈焕春院士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黄瑞杰 摄)

目前我国在核心技术层面对国外依赖度高,一些地区的农业面临耕地污染严重、畜禽良种国产化、智能农业机械设备研发等重大领域的关键性技术以及‘卡脖子’技术,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人才”,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陈焕春说,“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在于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他提到,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这是抓住国际生物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振兴”理念,将科技创新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他强调,我国新农村建设,在集中解决交通道路、水电气和污水处理,统筹医疗、文化教育,建设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节约型生态的同时,要顺应科技创新链与农业经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潮流,更加注重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着力于完善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引领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当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实际,陈焕春认为,高等农业教育改革需要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将人才培养使用与重大科研布局、科技任务实施等统筹谋划,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整体布局。同时,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知名科研院所交流学习,具备创新、创造、创业的精神和能力,树立全球意识,熟悉掌握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前沿,了解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现状,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

陈焕春表示,在政策方面,要整合优化优质资源,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制度和环境,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农业领军人才,打造世界农业科技人才高地和创新中心,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陈焕春院士回答同学提问(学通社记者 黄瑞杰 摄)

最后的提问环节中,陈焕春回答了有关研究生如何做出创新型、有价值的研究的问题。他说:“学术研究要真正以社会需求、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大对基础技术研究的投入,让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即使只是解决了很小的问题,但这也是对行业、对社会有价值的研究。”